Page 410 - 内文
P. 410

398  流淌的精神 ——人文秀洲的 100 个故事








              运河塘水域,而最佳的观赏点就在陡门大桥上。百十来条船竞相冲

              刺,船尾上所插的“浙西世家”等旗帜,也都激烈地向后抖动。船
              上的村民做着各式的动作,吆喝着向前行进。关于这一盛事,钮云

              逵的《新溪棹歌》云:“正家桥畔试秋千,驿路桃花唤杜鹃。杨柳
              烟浓寒食近,踏青士女看划船。”唐竹林《新溪棹歌》这样描述:

              “曲曲滴流连市廛,白云一朵奉先天,红妆争上桥头立,三月初三
              看快船。”

                  陡门大桥和陡门人的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们因为敬重
              它,也就赋予了它一些传说。相传在运河三塔塘附近有一户穷人,

              男的叫陶公,女的叫陶婆,两人生了个满头长满瘌痢,满身长满疥

              疮的儿子,人们称他们的儿子为“陶疯子”。陶疯子长大后立志行
              医,治好了九庄十八村的瘌痢和疥疮患者。还用从富人手中收来的

              诊金造了一座大桥,以方便运河对岸的农民前来治病。这座桥就
              是后来纪念这个“陶疯子”的陶家笕小集镇西面运河上的唯一石

              桥——陡门桥。从传说里,我们看到老百姓对捐资造桥人的颂扬。
              而事实上,陡门大桥的建与修的确依靠了民间力量。古时只要从桥

              洞下穿过,就能看到桥洞内南北两侧镌刻着的曾为大桥重建捐资之
              人的姓名和他们的捐资数目。其中就有一个叫高墉的人,他字晴

              皋,南乡金圩人,议叙翰林待诏。少时孤而无弟,勤俭起家,富而
              好义。清咸丰十年(1860)庚申之变及太平天国运动影响嘉兴,贫

              民食尽,高墉自浦东运米贷给乡人,几乎不取利息,以此使八百余
              户乡人生存下来。后来,他又做了“几助婴堂钱米”“创筑梅溪堤

              埂”“重建陡门大桥”等善事。
                  1995年运河拓宽时,过去气势雄伟的陡门大桥被拆除,留给陡

              门人的是曾经的桥影,徒然让人喟叹。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