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2 - 内文
P. 412

400  流淌的精神 ——人文秀洲的 100 个故事








                  王店镇的粮仓群位于现四喜社区塘东街13号长水塘的东岸。建

              于1952年,整个粮仓群自西向东分三排或平行或错位地排列,一共
              有14个大小一致的圆筒形粮仓,各粮仓间的距离几乎都是7.8米。

              每个粮仓的直径均12米、层高8.15米,墙体是由混凝土砌筑,内部
              有木梁架,屋顶为六面青瓦铺设,既隔热防水又可以起到密封作

              用,使得偷食的鸟雀也无从下口。大门开处离地面2米,以防止雨
              水倒灌进入粮仓内部。进入大门是紧贴着筒体的环形楼梯,即是向

              内运输粮食的工人的上下通道。粮仓筒座底部有出粮口和通风口,
              部分用错落堆砌的空心砖做成,出粮口处设有挡板,主要是用来防

              止老鼠等啮齿动物进入仓内祸害粮食。筒体内安装有盛放磷化铝的

              熏蒸器,用于防虫。同时粮仓内部各段均安放有温度计,随时监测
              温度和温度变化,防止粮食霉变。粮仓群占地总面积达5700平方

              米,这组粮仓群是当时王店及其周边地区粮食集中储存和运输中转
              的重要设施,从保存数量和体量上就不难想象当年的盛大规模和贩

              粮的繁华景象。建筑形制特殊,规模颇大的这组建筑群目前保存完
              好,在嘉兴同类建筑中极为罕见。

                  相比较王店统一格局的粮仓而言,高照粮仓群有所不同,它是
              由三个不同时期建造的三组小的粮仓群组成,每个粮仓群的库仓大

              小不一。最早的群组是由位于南端的三个粮仓组成,建于1970年,
              可存粮195万斤。中间的群组相对较大,当时建设时是有14个粮

              仓,存储能力可达200万斤,而且这时的建筑设计已经安装了电力
              输送带,连接着靠近河埠的水泥池和粮库之间,售粮的农民只要将

              粮食挑上河埠即可,大大减轻劳力的负担。在这一点上高照粮仓比
              王店粮仓的人工挑谷进仓先进了很多。此后,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实施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1985年,在原有的库群北部又进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