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106

杭州全书· 良渚丛书  良渚文明的圣地


                [1]
              疑 。从层位上看,瑶山的墓葬打破了祭坛,显然墓葬要晚于祭坛。虽然多数墓
              葬位于祭坛范围内,但有7座墓葬打破了祭坛表面的灰色土框,且西部有M1和M3
              明显超出了祭坛边际。看来埋设墓葬时祭坛已经废弃且埋墓者已不知祭坛的原有
              格局。事实上,祭坛西北角石坎之上覆有黄褐色斑土,表明整个祭坛废弃后有过
                                                                            [2]
              一个全面覆土加高的过程。发掘者推断“原坛表面为漫坡状土丘” ,其实是祭
              坛废弃后重新堆土所形成的墓地。因此祭坛和墓地不可能是复合的,墓葬的主人
              恐怕与巫师也无直接关系。
                  瑶山是一座低缓的自然山丘,海拔高度约35米,相对高度仅20多米,其东部
              最高处早年已被开采石矿挖掉。它与南面一座高度相近的馒头山同为西边凤凰山
              的侧峰,北面为更加高大的大遮山山系。馒头山以南是广大的冲积平原,东苕溪
              在附近逶迤流过。如果不是盗掘引发,考古队一般是不会到这样的山上去寻找遗
              址的。瑶山的发掘其实也在提醒人们:良渚先民在活动圈周边的山丘上可能会留
              下重要的墓地,更有可能发现祭天礼地的祭坛。尽管我们还不清楚祭坛的真实作

              用,但方正的台面上有意做出多重的土色,明显蕴涵了某种心理寄托。在偏远的
              山地边沿找寻一定高度的山丘筑造祭坛,是否寄寓了天人感应的神奇作用,是否
              融入了天文观测的成分?




                               二、汇观山再现祭坛




                  四年后,汇观山的考古发掘,再次重现了瑶山祭坛的情形。
                  汇观山是瓶窑镇北部的一座小山,东距反山仅2公里,海拔22米,相对高度

              约17米。山的周围早已盖满了房子,东北角还有一个早年开采石矿留下的大坑。
              山顶因为是坟地,土包累累,杂草丛生,平时很少有人上去。
                  1990年春,当地的一户居民在山顶的西南角盖房子时,挖地基的民工无意中
              发现了一些良渚玉器。因为有了瑶山的事例,他们没有声张,而是悄悄地把玉器
              带回了家,准备将来有机会时卖个好价钱。这年冬天,他们找到了一位买主,这
              位自称是外商的买主,其实是杭州市公安局的一名侦探。民工给他看了货,而这
              位侦探却无法断定这批玉器的真伪。于是公安局便到省考古所找了一位专家,冒


              [1]林华东:《瑶山良渚文化祭坛小议》,《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1期。


              96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