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116
杭州全书· 良渚丛书 良渚文明的圣地
大变化,其丰富内涵已经支离破碎,
良渚文化的神秘宗教也到了僵化的地
步。
也有学者将神人纹解释为巫师戴
着倒梯形的假面具装扮成神,就像后
[1]
来的傩,有驱鬼纳吉之意 。卜工先
生对此作了更全面的阐述,认为良
渚文化的神人兽面图像就是傩,可称
为“羽人傩徽”,良渚礼制的特点也
在于傩。他把良渚文化的神徽、礼仪
装饰及用具、祭祀场所统统归诸为傩
礼,并以此来论证北方地区的萨满巫
术与南方地区的傩是我国古代并重的
[2]
宗教现象 。这种观点确实比较新颖,
但是我们认为,就算良渚神徽的上半
部是傩面具,那么下半部也应该是人
而不是兽,傩礼中绝没有将下半身也
包装成兽的形象。另外良渚先民不可
能把一个戴着面具的傩雕刻在玉器
上,因为傩本身是一种崇拜方式而不
是崇拜对象。
鸟纹是良渚玉器上又一种重要的
纹饰。这种纹饰的数量并不多,主要见
于反山墓地,瑶山、福泉山也只是偶
见。它出现的位置多在玉琮突块上神人
兽面的两侧,也偶见于梳背、璜、三叉
[1]曾骐、史红蔚:《良渚玉文化三题》,《史
前研究——西安半坡博物馆成立四十周年纪念
文集》,三秦出版社,1998年。
[2]卜工:《良渚礼制研究》,《浙江省文物考
古研究所学刊——纪念良渚遗址发现七十周年
草鞋山M198出土的玉琮 学术研讨会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