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31
良渚——美丽的水中小洲
强了良渚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力度。1995年,浙江省成立了良渚遗址群保护领导小
组。同年,浙江省政府公布了《良渚遗址群保护规划》文件,划定33.8平方公里
为良渚遗址保护区,明确规定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不得随意动土。1996年
良渚遗址被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9月,浙江省政府将良渚、瓶
窑两镇242平方公里划为良渚遗址管理区,成立“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委员会”
和“浙江省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局”,用类似文物特区的方式对遗址群进行统一管
理和保护。管委会暂设于良渚镇勾庄,其管理职能是负责管理区范围的文物保
护、城乡规划、经济开发、社会管理及其他工作协调与监督等,目的是形成一
种保护与开发互动的全新保护机制。良渚遗址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从此迈入了新
的阶段。
除了环境整治、遗址监管、违建拆除等日常工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是
良渚遗址管委会的重要工作。1994年,良渚遗址即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
录》预备清单。2001年,良渚遗址被列为全国大遗址保护一类一号项目。同年3
月,浙江省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省良渚遗址申报《世界遗产名录》领
导小组,余杭区也设立了良渚遗址申遗办公室,申遗的步伐开始加快。2006年,
良渚遗址与西湖等项目一同入围国家文物局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
单》。2007年,良渚遗址进入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确定
的100处重要大遗址名录。2008年,一个保护及申遗并重的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理
念逐渐产生。为此,良渚遗址管委会拟定了以良渚古城遗址、塘山遗存、瑶山祭
坛为重点,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的遗址公园设计范围,按照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
要求向全球征集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最终由6家机构的设计方案入围,其中德
国SOL事务所的设计方案获得了大多数评审专家的肯定。
2008年9月29日,良渚博物院建成开放。随后,良渚博物院周边的环境整治
及靓化工程——美丽洲项目启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博物院周边800多亩范围
的企业和民居全部迁出,一个与山体自然衔接、水草丰美、绿树成荫的美丽洲公
园惊艳亮相。不久,公园附近一个利用废旧厂区改建的玉文化创意产业园也优雅
登场。2009年6月,良渚国家遗址公园奠基仪式在莫角山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
长童明康出席奠基仪式。2010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12个国家级遗址公园,
良渚遗址位列其中。根据良渚高峰论坛上达成的《关于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
良渚共识》,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古城、良渚广场、美丽洲公园和良渚港文
化景观轴“三点一线”整合的规划思路也应运而生。2011年5月,良渚遗址作为
全国14个遗产地之一,参加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座谈会,与会专家肯定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