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26

杭州全书· 良渚丛书  良渚文明的圣地

































              良渚博物院  王洪坤摄

              元至顺中(1330—1333年)建。”面宽三间二进带东西廊。东边关帝庙建于清光
              绪年间(1875—1908年)。庙西十余米有古井一口,水质清冽,相传为荀况所
              开,故称“荀井”。又传荀况门生王必用曾在此为他守孝三年,后人在山上建有
              塔庙,名“三官堂”。
                  1994年5月8日,由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的“良渚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这

              座反映良渚文化考古成果的专题性博物馆就坐落于荀山南麓。2008年9月29日,
              由英国著名设计师戴维·奇普菲尔德设计的良渚博物院建成开放。博物院位于大
              雄山丘陵北麓的美丽洲公园内,占地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从建
              筑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的良渚文化博物馆,到迁建并升格后的良渚博物院,良渚
              文化考古成果的展陈条件,获得了巨大改善。
                  安溪位于遗址群北部,东苕溪横贯全境,溪北为起伏的山区林带,省级自然
                                                  [1]
              风景区——东明山森林公园即坐落其中 ;溪南为开阔的河谷平原,河网密布。


              [1]东明山原名灵妙山,相传明代建文帝避难至此,正值东方发白,故取名东明山。山上有东明寺
              (旧名古道寺),始建不祥,重建于清康熙年间。前为天王殿,中为大雄殿,后为方丈室(桂花
              厅)。天王殿东北有一古井,深约4米,大旱不涸,山僧赖此饮用。僧寮西墙嵌有清康熙十五年
              (1676)孤云禅师塔铭碑一通。1941年被日寇纵火焚毁。


              16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