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48

杭州全书· 良渚丛书  良渚文明的圣地


              是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重要一环。
                  就在良渚文化命名前后的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江、浙、沪三省市
                                                                            [1]
              先后发现了一大批良渚文化遗址,主要有江苏吴江梅堰(1960年) 、吴县越城
                         [2]
                                                                              [4]
                                                            [3]
              (1960年) ,浙江吴兴钱山漾(1956、1958年) 和邱城(1957年) 、杭州水
                                                          [6]
                                   [5]
                                                                                [7]
              田畈(1958、1959年) ,上海马桥(1959年) 、青浦崧泽(1961年) 、松江
                               [8]
              广富林(1961年) 等。通过这些遗址的揭示,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和基本内涵
              得到了初步确认:这是一个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以稻作农业为基础的原始
              文化,距今5300—4200年,有着发达的陶器和石器制造业,也有竹篾编织、丝麻
              纺织、琢玉等其他手工业门类。陶器制作已普遍采用轮制技术,主要的陶系为夹
              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典型器有鱼鳍形足鼎、截面T形足鼎、竹节把
              豆、双鼻壶、实足盉、宽把杯等。石器磨制精致,主要器形有石钺、有段石锛、
              石犁、石镞、“破土器”、“耘田器”等。
                  1973年,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发现198号良渚大墓,此前一直被认为是周汉

              古玉的琮、璧、钺等良渚玉器,第一次与良渚典型陶器共存于同一墓穴而展现在
                                                           [9]
              世人面前,良渚玉器的千古误读由此得到了纠正 。人们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良
              渚文化,而且经过一次次的考古发现反复证明和强化,良渚文化具有高度发达玉
              器制造业的事实终于被揭示。1982年,江苏武进寺墩发现随葬33件玉琮的良渚大
                [10]
                                                                               [11]
              墓 。1983年,上海青浦福泉山揭开了埋藏有大量玉器的一批贵族墓葬 。1987
              年,浙江余杭反山显贵墓地开挖,一大批前所未见、精湛绝伦的良渚玉器赫然面
              世,极尽雕饰的“琮王”也神秘现身。上述发现足以使人们相信,良渚文化的玉

              器制造业,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然而对于良渚遗址群来说,反山的发现只是一个前奏,此后瑶山、汇观山、
              莫角山等重要遗址轮番展露、交相辉映,“良渚遗址群”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大遗


              [1]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3年第6期。
              [2]南京博物院:《江苏越城遗址的发掘》,《考古》1982年第5期。
              [3]浙江省文管会:《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
              [4]梅福根:《浙江吴兴邱城遗址发掘简介》,《考古》1959年第9期。
              [5]浙江省文管会:《杭州水田畈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
              [6]上海市文管会:《上海马桥遗址第一、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7]上海市文管会:《上海市青浦县崧泽遗址的试掘》,《考古学报》1962年第2期。
              [8]上海市文管会:《上海市松江县广富林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探》,《考古》1962年第9期。
              [9]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
              [10]南京博物院:《1982年江苏常州武进寺墩遗址的发掘》,《考古》1984年第2期。
              [11]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文物》1984年第2期。


              38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