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钱塘江医药
P. 112

杭州全书·钱塘江丛书  钱塘江医药文化


                  百部根,产新城县南新乡。
                  干葛,富阳佳,各县皆产。
                  土茯苓,一名奇良,俗名冷饭团。仙遗粮即土茯苓。产新城县南新、南安、
              广陵、宁善等乡。

                  山豆根,产富阳。
                  木通,产富阳小井。
                  金星草,生南高峰,产余杭。
                  乌药、鬼箭,产富阳。
                  桑白皮,海宁产,产新城县南新乡。
                  山栀子,古名鲜支,其花为薝卜,又谓之林兰。明朝海宁县岁贡山栀子300
              斤。旧出余杭马鞍山,今随处有之。
                  枸杞子,仁和产者多其根,即地骨皮,产新城县南新、南安、广陵、宁善等乡。
                  桔梗,产新城,城郭后塘畈。

                  半夏,产新城,方家谓之新半夏,出城郭3里内者尤良。
                  天葵子,产新城城郭乡。
                  槐花,根叶子皆入药,产新城县南新乡。
                  马兜,各县皆产,根名土青、木香,产新城县南新乡。
                  瓜蒌,一作括蒌,根名天花粉,治胸痹、肺燥、降火、涤痰、乳痈、发背
              根、宜虚热人,产新城县南安乡。
                  玉竹,产新城县南安乡,一名萎蕤,性平味甘,虚劳用以代参。

                  前胡,各县皆产,根似柴胡,皮黑肉白而有香气者,真出新城南新、东泰坞
              者尤良。
                  苍耳子,各县皆产,土人多以煮酒。夏月采以,煎汤浴之。其产新城县南
              新、南安、宁善等乡。
                  何首乌,赤者雄,白者雌,产新城县南安乡。一名夜交藤,久服延年,有
              赤、白两种,忌铁。新城道姑桥有何首乌,细蔓来脉,甚远,每踰九尺辄得首
              乌,若芋栗,然愈远则根愈大,随路踪迹,乃在金鼓洞吕祖阁下,乾隆时事。
                  柴苏,背面皆紫者佳,仁和最多。有白苏、鸡苏、鱼苏数种,产新城县祥禽
              乡五里桥。

                  乌梅,富阳善制乌梅,颇入药,土人借此资生。按乌梅为富阳专产,远市西
              北。云疗马疾,其就近货售者染肆之用,最巨至以入药,盖甚微也。
                  康熙二十二年(1683),《桐庐志》载有药材50个品种。


              100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