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钱塘江医药
P. 178

杭州全书·钱塘江丛书  钱塘江医药文化


                  5.关于各县地方性寄生虫病等,此次虽同时调查,因一时未能整理完毕,故
              不列入。


              三、萧山县


                  民国时期,萧山县16次霍乱大流行,5次喉症大流行。民国7年(1918)喉

              症流行,仅长河乡,染疫而死者便达数十人。民国26年(1937)秋,霍乱流行,
              瓜沥陛下庙这个仅有50多户人家的小村,便有30多人死亡。民国30年(1941)8
              月,党湾地区霍乱大流行,缺医少药,死者无数。民国29年(1940)至民国34年
              (1945)间,先后3次流行脑膜炎,4次流行伤寒,2次流行斑疹伤寒,3次流行回
              归热,2次流行猩红热。
                  姜片虫病:萧山县姜片虫病流行闻名全国,姜片虫被戏称为“萧山虫”。
              清初,竹林寺僧第37世妇科名医绍钟,就有类似姜片虫病的医案记载。民国19
              年(1930)中央卫生试验所派医生来萧山检查儿童姜片虫感染率,南乡达96%。
              同年,据陈枋元、陈超常、屈阴杰等在县城及周围农村调查,姜片虫感染率为

              58%-93%不等。
                  血吸虫病:该病在萧山流传历史悠久。1937—1952年,孙桥头村35人患血吸
              虫病死亡,14户断绝后代。1922—1952年,戴家村共有26户人家、230人,后留
              下的只有18户、104人。


              四、桐庐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桐庐、分水两县流行的传染病有霍乱、天花、流行

              性脑膜炎、细菌性痢疾、麻疹、疟疾等6种。民国30年(1941)秋,分水县招贤乡
              痢疾流行,死亡近百,妇女居多。民国32年(1943)3月,桐庐县仁勇乡发生流行
              性脑膜炎。民国30年(1941)春夏之交,两县天花大流行,患病达257例。民国31
              年(1942)、民国35年(1946)两次发生麻疹、疟疾大流行,仅桐庐县卫生院门
              诊疟疾人数为1026和1203人。1943年3月,桐庐县仁勇乡发生流行性脑膜炎。


              五、建德县


                  从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建德、寿昌两县流行的传染病有十多种,



              166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