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钱塘江医药
P. 179

第四章  近代钱塘江医药


              以天花、麻疹、流脑、菌痢流行面广,死亡率高,危害最大。从清朝末年到1949
              年,两县3次天花大流行、5次麻疹大流行、5次流脑大流行、3次菌痢大流行。
              民国18年(1929),梅城镇麻疹流行,波及南峰、马目、庵口等乡,梅城镇死
              亡100多人。民国19年(1930),建德县天花大流行,长宁乡26人发病,21人死

              亡。民国23年(1934)百日大旱,寿昌县菌痢大流行,大同镇30多人死亡,航川
              乡航头村30多人死亡。民国31年(1942)5月洪水后,建德县自东关至罗桐埠洞
              江一带菌痢大流行,罗桐埠、上下沧滩最严重,岸上40多位农民死亡,船上11名
              渔民死亡。民国32年(1943),建德县洋溪乡屋基畈全村40多户、200多人,有
              36人死于人流脑病。


              六、淳安县


                  1916年淳安县和遂安县(现属于衢州地区)始种牛痘,1945年曾对城镇居民
              注射霍乱疫苗、霍乱、伤寒、副伤寒甲乙四联苗。
                  民国21年(1932),淳安、遂安两县痢疾大流行,发病6921例,死亡529

              人。民国32年(1943),遂安狮城镇流脑流行,发病726人,死亡95人。民国35
              年(1946)1月,淳安县凤山、唐村两乡天花流行,旬日死亡30多人。民国36年
              (1947),遂安县龙山乡天花流行,汾口林深源村郑银香一家8口,仅1人幸存。
                  淳安、遂安两县境内先后发生和流行过的主要传染病有真性霍乱、天花、
              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斑疹伤寒、流
              行性感冒、回归热、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前角灰质炎、钩端螺旋
              体、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等18种传染病,以及疟疾、血丝虫病、钩虫病、血吸

              虫病、肺吸虫病等5种寄生虫病。其中以疟疾、麻疹、流脑、流感、菌痢5种发病
              面广。淳安县是恶性疟疾流行区。民国18年(1929),唐村乡塔坞村疟疾流行,
              发病率达80%,死亡率10%。民国32年(1943),小源乡恶性疟疾流行,未及旬
              日,死亡9人。民国35年(1946)9月,疫势猖獗,仅淳城一地,死亡百余人。10
              月,瑶山、琅洞等地疟疾流行,日有死亡,田园荒芜。


              七、海宁县


                  同治元年(1862)闰八月,驻扎在海宁的太平军也感染上了瘟疫,“疮痍及
              瘟疫大发”,死去的人难以数清,军力大损。同治元年(1862),嘉兴出现了让



                                                                                     167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