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钱塘江医药
P. 81

第三章  明清时期钱塘江医药


              摸,明确局部异常情况,结合X片,形成立体多维形象,在正骨过程中,了解骨
              折的动态变化和复位的效果。
                  牵拉扶正:医者双手牵拉把持稳定伤肢,贯穿于检查、治疗(复位)固定的
              全程,关系到其他手法的顺利,保持骨折对位的稳定,要求术者根据骨折的骨位

              情况,施以适当的牵拉力和扶正的方位,在检查治疗前,应按原畸形方向,牵拉
              稳定,力度不牵不缩,保持骨折端不摇摆晃动,手法复位时配合术者操作,复位
              后按复位要求牵拉,保持稳定,利于固定。
                  拔伸牵引“欲合先离,离而复合”,沿伤肢轴向牵引,使恢复生理轴线和长
              度,对抗牵引,克服缩力。拔伸牵引要求顺势,按复位要求用适宜的力,做到用
              力恰当、适度,以利施行其他手法。部分病人在固定时仍需牵引。
                  侧方推挤:在牵引后用推挤手法纠正侧面移位,用手指或双手按骨折移位的
              相反方向推挤骨折端,纠正侧方移位。
                  前后提按:在牵引后用提按手法纠正前后移位,用手指或双手达到“突者复

              平、陷者复起”的效果。
                  屈伸展收:用于关节内骨折或邻近关节的骨折多方位移位的整复,在用上述
              方法的同时,配合此法作远侧关节的被动屈伸展收活动,利用肌肉、韧带的松紧
              铰链作用或牵拉作用,使牵拉而致骨折复位,或使骨折端指触稳定,如肱骨外科
              颈、肱骨踝上、肱骨外踝、胫骨平台、腕及踝部骨折脱位等。对关节内骨折按暴
              力的反方向屈伸展收关节,利用肌肉韧带的起止对骨折的牵拉,配合推挤、环抱
              等法使复位,如肱骨外踝骨折。

                  挤夹分骨:用于双骨折恢复骨间距,配合其他手法使骨折复位,操作时术者
              双手拇指及余四肢分别置骨折的掌背侧双骨间,用力挤夹分骨,使分开、恢复骨
              间距。
                  环抱扣挤:用于粉碎骨折的碎片分离移位。用双手掌对合环抱挤扣使碎片靠
              拢,如肱骨髁间、胫骨平台、跟骨骨折等。
                  成角反折:用于横断骨折重叠明显,在侧方纠正后,加大成角然后反推,利
              用骨皮质的接触点及拇指的顶压作杠杆力的支点,使骨折复位,但要注意防止血
              管神经损伤。
                  回旋反绕:用于斜形骨折背靠背移位,术者把握骨折端在轻牵引下,感觉骨

              折远端的活动方向,此常为骨折的原始移位通道,即回旋的途径。
                  摇摆触碰:纠正残存移位及避免分离,判断复位情况。
                  纵向扣击:用于分离的骨折及横断骨折使之稳定。


                                                                                      69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