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钱塘江医药
P. 77

第三章  明清时期钱塘江医药


              医疗中更为突出。钱塘医派在经典医籍的研究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人力很
              大,往往是“十年磨一剑”。为了说明问题,他们正本清源、引经据典、广采博
              收、群策群力、探究辨析,甚至前赴后继、持之以恒,这种刻苦严谨、踏实端正
              的治学态度令人敬佩,值得从医者学习。

                  由上可见,张志聪是钱塘医派的中坚人物与集大成者。正是他,继承与发扬
              了老师张遂辰和卢之颐尊经崇古、维护旧论的治学特色,发展了卢之颐论医讲学
              的事业,以侣山堂为基地,培养了高世栻等一大批杰出的医学人才,壮大了钱塘
              医派队伍与阵容,并开创了集体编注医学经典的先河,为代表钱塘医派学术思想
              著作的问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张锡驹全力协助志聪师兄研究《伤寒论》,并编
              撰了《伤寒直解》,使钱塘医派研究伤寒学的成果更加丰厚与更具特色。高世栻
              是钱塘医派的忠实传承人,他在侣山堂延续了同学兼老师志聪的讲学授医事业,
              以毕生心血完成了先师遗著《伤寒集注》与编撰了《素问直解》,扩大了钱塘医
              派研究经典医籍的成果。仲学辂使钱塘医派有了颇为完满的结局,他开办杭垣医

              局,再度凸显钱塘医派行医、讲学与研经三位一体的特色。从清初到清末二百多
              多年来,钱塘医派各代医家治学上“尊经崇古”,学术上推崇气化,代代相承,
              聚众论医讲学风气相袭,前赴后继地研究经典医籍,成就显著。从明末清初到光
              绪二百多年中,钱塘医派在讲学、研经与临床三个方面为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作
                                                                       [11]
              出了自己的贡献,为我国古代中医药学说流派画上完美的句号 。
                  2.富阳张氏中医骨伤科
                  (1)庚延日久,誉满江南

                  靖康年间,金兵南下,张氏祖季列公邑驾南渡临安(今杭州),担任杭州府
              的提刑副使,因疏冤忤秦桧,遂辞官隐居于浦江,越三世至始祖千十一公由浦江
              而徙富春。张氏自千十一公迁富春之东山下,张氏拓址产业繁衍,其散处若横溪
              若面山若屠山(上图山)实为千十一
              公之支裔。上图山村处于群山包围之
              中,山林资源丰富,自然也有丰富的
              中草药,逐步萌生了中医伤科。清
              咸丰年间,后代张永积创立张氏中医
              骨科,以手法整复、杉树皮夹板外固

              定、百草伤膏治疗为特色,因其历史
              悠久、疗法独特而成为中国中医骨伤
              科代表流派之一。                                       嘉庆年间钱塘江流域青花研钵及杵


                                                                                      65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