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7 - 内文
P. 217
历代文献记载中的皋亭山 211
受闻
清王同《唐栖志》卷一五《人物八·方外》 受闻法师,字道枢,杭之仁
和人也。俗姓张,与鼐同出宪卿行中公之后。师有至性,甫离襁褓,辄歌赞梵
呗,结趺坐。稍长,矢志出家,父母未之许。年十二,父辞世,请于母若兄者
再,竟薙染于唐栖之大善寺。时参介山如禅师,受沙弥戒。后唵 法师讲《首
楞严》,师侍听三月,尽得法要。越明年,诣莲居新伊真公。又明年,参月
明、汰如、何公诸尊宿。又明年,入龙门礼石雨方禅师,圆比丘、菩萨戒,励
精勤。最后游皋亭,至崇光寺觐桐溪雪松禅师。时雪老人宏演天台教观诸书,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师即诣桐溪,求证通悟理观,妙明心中,圆鉴大地,及
ꨁ
自身相,如片云点太虚,闻磬声出,禅身汗如雨,白于洞溪 。桐溪曰:“是
观行中轻安小力耳。若作圣证,即受群邪。”师更精近于一家。教观之主会
通,若日中天,即一时称尊宿者,或未易及也。丙戌春,栖上檀护卓海幢、沈
弱先、张中南三先生,以清流院向属台宗无相法师道场,启请师住方丈,师坚
拒不得。岁乙未,师梦神僧登玉屏峰顶,指大善寺言曰:“汝初参戒山如禅师
于此刹,终当为此刹了一大事因缘,令槛摧殿缺可乎?”师瞿然悟。不数月,
栖上众居士等复请住大善寺,会含辉王公为母百岁预祝,任修大殿,缮琉璃,
修寮舍,禅居焕然,非师之美缘福德,曷克臻此?顺治丙申六月,师示疾。及
笃,召亲友于榻前,备述前梦曰:“予生平有三未了愿。第一无古人修忏因
缘;第二把生身怙恃,断绝蒸尝大事;第三舍百松、幽溪、桐溪以来所付所授
不下。”众对曰:“不难。忏,可续修也;蒸尝,可近木主于家庙也;法嗣,
有师素所属意许可之楚公芹在也。”师欣然曰:“善。”遂集众授衣拂于芹。
二十六蚤,对大众曰:“吾夜梦神僧来迓,岂即昔之登玉屏峰顶者耶?”至戌
时,师忽见幡盖盈空,莲花布地,知生净土,即趺坐诫众曰:“生无所生,灭
无所灭,唯具体而已。”寻合掌朗诵《法华经》题七遍,持弥陀佛号百余声,
安详而逝。没之日,颜貌不少变,若有异香馥郁龛几间,大众奇之。师生明万
ꨁ洞溪,疑为“桐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