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杭州运河史话
P. 118

杭州全书·运河(河道)丛书  杭州运河史话


                     予见佃户携米或一斗,或五七三四升,至其肆,易香烛、纸马、油
                 盐、酱醯、浆粉、麸面、椒姜、药饵之属不一,皆以米准之,整日得米数
                 十石,每一百石舟运至杭、至秀、至南浔、至姑苏粜钱,复买物货归售水
                 乡佃户如此。
                 而距离较远的淮南、广东、江西、湖南等地同样有米贩运米到临安来卖。
            如《梦粱录》卷一六《米铺》云:“然本州所赖苏、湖、常、秀、淮、广等处客米到

            来。”其中,两广地区的米质量较好,朱熹《上宰相书》说:“今二广之米,舻舳相
            接于四明之境。乘时收籴,不至甚贵,而又颗粒匀净,不杂糠秕,干燥坚硕,可以久
            藏。”再通过浙东运河,从四明(今浙江宁波)运到都城临安。
                 2.水产品的输入
                 杭州水系众多,江河湖海兼有,故此这里的渔业非常发达,并形成了饭米羹鱼
            的饮食习俗。如北宋文人晁补之在《七述》中说:“杭之为州,负海带山,盖东南美
            味之所聚焉。水羞陆品,不待贾而足。……鱼则鲻、鲂、鳣、鱮、鲈、鳜、鳊、鲤,黄

            颡黑脊,丹腮白齿,江鲟之醯,石首之羹,或腊或枯,或脍而生。白鳗青鲞,黄鼋黑
            蟹,鮔鱼花蛤,车蛾淡菜,蛙白肖鸡,螺辛类芥,鼎调瓯饾,牛呞狢嘬。”《马可波罗
            行纪》第一五一(重)章《补述行在》说:“每日从河之下流二十五哩之海洋,运来
            鱼类甚众,而湖中所产亦丰,时时皆见有渔人在湖中取鱼。湖鱼各种皆有,视季候
            而异,赖有城中排除之污秽,鱼甚丰肥。有见市中积鱼之多者,必以为难以脱售,其
            实只须数小时,鱼市即空,盖城人每餐皆食鱼肉也。”
                 从文献记载来看,临安市场上的海产品来自海滨各地。宋末元初久居杭州的
            方回在《思家》诗中云:
                     浙乡巨舰供鱼鲞,淮郡骈肩致蟹螯。

                     牛尾狸兼马蹄鳖,消得坡仙赋老饕。
                 临安邻近的浙东滨海明、越、温、台诸州,是南宋海产品的主要出产地之一。
            如《宝庆四明志》卷四《叙产》“石首鱼”条载:每年的三四月,当地的“业海人每
            以潮汛竟往采之,曰洋山鱼。舟人连七郡出洋取之者,多至百万艘,盐之可经年”。
            毫无疑义,因地理的关系,明、越、温、台诸州成为临安最大的海产品供应地。《梦
            粱录》卷一二《江海船舰》就明确指明了这一点:“明、越、温、台海鲜、鱼蟹、鲞腊
            等货,亦上潬通于江浙。”又同书卷一六《鲞铺》曰:“姑以鱼鲞言之,此物产于温、

            台、四明等郡。”
                 宁波出产的江珧(海蚌之类)、香蠃等海鲜珍品源源不断地运往都城临安销
            售。洪迈《夷坚志》支丁卷三《张四海蛳》载:“临安荐桥门外太平桥北细民张四


            108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