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22

杭州全书· 良渚丛书  良渚文明的圣地


              没有变更,良渚镇则多有变动。
                  瓶窑位于良渚遗址群西部,东苕溪
              及104国道穿镇而过。镇区以窑山为依
              托,逐渐向东南方向发展。据南宋咸淳

              《临安府志》载,镇北有小山名亭市,
              山下村落因山得名,故瓶窑旧称“亭
              市”。宋代亭市山南麓大规模建窑烧制
              陶瓶,始有“窑山”之谓,亭市村遂又
              名“瓶窑”。明代已设瓶窑镇,清宣统
              年间改为瓶窑乡。民国以降,除人民公
              社时期,一直为建制镇。清代以前,镇
              的东部属钱塘县,西部属余杭县。民国
              时,分属杭县和余杭县。1951年全境划

              入杭县,1958年复归余杭县。
                  明代大学士朱国桢在其《瓶窑重
              建真寂禅院记》中提到:“瓶窑其地
              俗朴民俭,自农桑外多以埏埴为业,
              故市廛之与陶穴相望栉比。”窑山是
              当时窑场的聚集地,其南坡的窑址尚
              有约1万平方米的面积,堆积厚度达

              3—5米,以烧制韩瓶为主,另有盏、
                      [1]
              盆等器类 。
                  镇西南1公里有石山名“南山”,
              东南侧山腰镌刻有元代摩崖造像,系
              元代僧徒利用采石壁面,命工匠凿
              创而成。原有大小不等30余座单身造
              像,起线龛雕琢,选型端庄、体形高
              大,绵延360余米。1978年村民炸山取
              石,造像被毁过半,现存13躯。除最




              [1]余杭文物志编委会:《余杭文物志》,中华
              书局,2000年。


              12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