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钱塘江医药
P. 124

杭州全书·钱塘江丛书  钱塘江医药文化


              街24号。
                  此外,民国30年(1941),国民党军第18兵站医院曾由建德严东关迁来遂安
              狮城悦来茶厂,住院部设在城隍庙内,至民国36年(1947)迁走。是年,又在狮
              城南大街创办利民西医诊所,附设西药房售药。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是淳安县卫生院,1949年5月接管时,有医务人
              员6人。是年6月,改为淳安县人民政府卫生院。
                  民国20年(1931),淳安县公立医院有助产士1人。民国28年(1939)有个体
              助产诊所1所。新中国成立前,民间盛行土法接生,造成妇、婴疾病多、死亡多。
              新中国成立前,妇女疾病多,多数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抱病终身。儿童保健,清代
              有收容弃婴的育婴所。民国7年(1918),在当地商界的支持下,成立淳安商立同
              济育婴堂。民国18年(1929),并入救济院,更名为淳安县救济院育婴所。
                  5.桐庐县
                  民国10年(1921),桐庐县定安乡(今石阜乡)人方游在在城镇创办第一家

              西医医院——桐江医院,桐江医院始以西医诊治内、外、儿、妇诸科常见疾病。
                  民国20—30年(1931—1941),在城镇有仁爱医院。民国23年(1934),仁
              爱医院开展、内、儿、花柳、妇产科常见病诊治处理,有1台显微镜。
                  民国20—30年(1931—1941),同仁医院以妇产科接生为主,处理部分难
              产。
                  民国38年(1949),吴燮灿等人在城镇新弄开办大华医院,医技人员多时
              有9人,诊治内科常见病,开展腹部外科、青光眼减压术和妇科卵巢囊肿除术。

              民国38年(1949),大华医院有1台显微镜、12张手术床及外科、眼科一般手术
              器械。桐庐县卫生院除听诊器、体温计等一般医疗设备外,尚有1组喉镜、1架额
              镜、1张手术床和6副20毫升、50毫升注射器。
                  民国29年(1940)2月1日,驻桐庐浙江省医疗防疫总队第一中队第四分队组
              建桐庐县卫生院,择南门汪宅为院址。医院设主任、助产士、护士、药剂员、勤
              杂工各1名,有听诊器等简单医疗设备。是年4月,窄溪天花流行,8月城乡霍乱
              肆虐,经卫生院派员防治,逐步控制。10月间,卫生院遭日机轰炸,迁往钟山乡
              吴宪;11月迁回县前街同仁医院旧址。民国29年(1940)4月5日,桐庐县卫生院
              在横村、窄溪区成立卫生分院。民国31年(1942)5月。日军侵占县城、卫生院

              再度撤至钟山乡大市,办理战时救护和医药救济。是年7月16日迁回县城,以臧
              宅为临时院舍,开展防疫、医疗、环境卫生工作,12月院址迁入圆通寺。民国32
              年(1943)6月1日,门诊部搬至永庆坊胡家,圆通寺改为住院部。是年,卫生院


              112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