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内文
P. 157
论丝绸起源于古杭州湾地区及皋亭山区域为丝源文化孑遗地 151
渚文化的水田畈遗址来看,半山先民可追溯到约5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时
期,而在这一时期,与良渚文化晚期交叠的吴兴钱山漾遗址中,已出土了目
前世界上最早的丝绸实物。将传说与实物相印证,不仅展现了5000年前后的
古杭州湾北岸,丝绸文化已相当发达的景象,而且蚕神为越人图腾也得到了
较确切的肯定。
(三)皋亭女蚕神渊源探索
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西湖民间故事《白娘子》:“三月三,桃红柳绿的
西湖边上非常热闹,游人如织,神仙吕洞宾也来凑热闹,变成白须发老头挑副
担子卖汤团。他喊:‘大汤团一个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大
家都笑他说反了,可吕洞宾还是照样喊。大家都围过来买他的大汤圆,一会儿
就卖完了。这时有个老人抱着的小男孩也想吃汤团,由于大汤团已经卖完,老
人只能买一个小汤团。谁知小男孩吃了小汤团之后,三天没吃饭。老人就去找
卖汤团的,吕洞宾听后哈哈一笑:‘我的小汤团不是寻常物,看来你儿子无福
消受啊!’说着猛地倒拎起小男孩,大喝一声:‘出来!’汤团便从小孩嘴里
吐了出来,滚下西湖。断桥下面有一条白蛇和一只乌龟,白蛇脖子长,抢着吃
到了汤团。乌龟赖白蛇抢了汤团,跟白蛇打了起来。两人本来都是五百年道
行,但白蛇吃了汤团,这汤团其实是仙丹,相当于五百年道行,乌龟打不过白
蛇,一溜烟跑了……”既然汤团原本就是祭蚕神的“茧圆”,那么吞下“茧
圆”的白蛇无疑就意味着是蚕神了。也就是说,白蛇者,白蚕也;而小青,便
是桑叶的象征了。二者犹如青白茧圆之意也。故《白蛇传》当由“白蚕娘娘”
与“七娘子”等传说掺杂而来,方有不少蚕神话的影子在显露。
实际上,“白蛇”与“白蚕”,吴语几乎同音,而将白蛇或白龙想象为大
白蚕,更是民间由来很久的一种信念思维。如蚕乡湖州的蚕神传说:白龙大仙
和灰牛大仙原是南天门的守门神,因被玉帝降罪,便一起下凡,白龙大仙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