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9 - 内文
P. 159

论丝绸起源于古杭州湾地区及皋亭山区域为丝源文化孑遗地                    153


                                           ꨁ
               灵验,俗概呼之曰青衣神。” 据扬雄《蜀王本纪》载:“蜀王之先称王者,
               有蚕丛、柏濩、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萌(民)椎髻、左衽,不晓文字,
                                                               ꨂ
               未有礼乐。从开明已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又据宋代黄休复《茅亭客
               话》卷九《鬻龙骨》所述:“蜀有蚕市,每年春正月至三月,州城及属县循环

               一十五处。耆旧相传,古蚕丛氏为蜀主,民无定居,随蚕丛所在致市居,此之
                          ꨃ
               遗风也。” 也即“蚕丛王”不仅是蚕神,还是蜀人之先祖王。“从开明已上
               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再从开明到今,当亦有数千年,但蜀地新石器时代

               遗址最早不过5000年前后。我们知道,古老民族的文化历史是随着部落的迁徙
               而移动的,是随人的,而不是落地的,所以约5000年后到巴蜀等地定居下来的
               蚕丛部族,其初在何地,是需要追考的。

                   可供追溯的是,四川大凉山有一支族人,自称“布郎米”,“布”即古越

               族号,“郎米”意为“蚕虫人”,可见这是一个以蚕为图腾的族群。还有越西
               (大凉山)的耳苏人,自称“布尔友”,意为白石,其族传说:很早以前在东

               海有一块巨大的白色石头,耳苏人就是从这白石里出来的,所以他们每家都在
               神龛上供一块白石,并用白石刀宰羊祭献,在育蚕时,俗规还须将蚕子放在少

                        ꨄ
               女怀里。 这不仅说明蚕丝是妇女在采集活动中发现的,也有一种蚕图腾的意
               蕴。毫无疑问,有着越族“布”标记的“布郎米”人、“布尔友”人,肯定是

               古越族后裔,他们是蚕图腾部族,来自东海。《古文苑》卷四《蜀都赋》章樵
               注引《先蜀记》载:“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故一般认为蚕丛氏起于岷江上

               游河谷。那么,这两支正处岷江上游河谷的蚕图腾部族,是否就是蚕丛氏的遗
               族呢?若是的话,那么正好证明蚕丛氏就是古越族裔。这样的话,半山七娘子

               与崇善王就是蚕丛部族始源地的蚕神了。






               ꨁ《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青衣神》,清宣统元年(1909)观古堂校刊本。
               ꨂ扬雄:《蜀王本纪》,《壁经堂丛书》本。
               ꨃ黄休复:《茅亭客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ꨄ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462页。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