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内文
P. 91

班荆馆:宋金和战期间南北各方的朝贡贸易与文化融合                   085


                                                  ꨁ
               月,还下诏禁绝商人之家应举考试。 可见文化上,宋朝领先于天下也是有史
               实依据的。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恤贫济老》记载:“杭城富室多是外

               郡寄寓之人,盖此郡凤凰山谓之客山,其山高木秀,皆荫及寄寓者。其寄寓
               人多为江商海贾,穹桅巨舶安行于烟涛渺莽之中,四方百货不趾而集,自此

               成家立业者众矣。”这些江商海贾富而好礼,竟成当时南宋行在杭城的一大
               良风美俗。

                   宋朝的经济和商贸的发达以海商及其海船建造与航海技术的先进最为突

               出,而且当时朝廷与地方以及相关官民合作机制也相当顺畅默契。史载,“旧
               例,每因朝廷遣使(高丽),先期委福建、两浙监司顾募客舟”。不止“客
               舟”,出访的国信正副使乘坐的“神舟”,比“客舟”大三倍,船体壮观,

                          ꨂ
               技术先进。 如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春夏间,以给事中路允迪为正使、中
               书舍人傅墨卿为副使出使高丽的宋朝船队,除两艘“神舟”外,还雇佣了数
               艘“客舟”。“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首,屈服蛟螭”的宋朝船队驶

               抵高丽后,引得高丽人“倾国耸观而欢呼嘉叹”。在这次出访高丽的外交活动
               中,擅长书画的徐兢是以奉议郎充任国信使、提辖人船礼物官的随使身份同往

               的。回国后,徐兢撰成《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二十八门四十卷呈献朝廷,书中
               特别记载了当时宋朝的造船工艺、海船指南针、航海图绘制、夜间航行导航、

               利用季风等技术,还有宋朝严密有效的港口及船舶管理模式等。关于风帆的使
               用,书中记载:“大樯高十丈,头樯高八丈。风正则张布帆五十幅,稍偏则用

               利篷,左右翼张,以便风势。”这表明宋朝的海船既有顺风帆,又有侧风帆
               和逆风帆,除当头风停船以外,其余七面风皆可行船,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

               进的海船风帆利用技术。宋朝先进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也造成了宋朝

               海商必然崛起,并成为朝廷必须借助的国家外贸和外交力量。吴自牧《梦粱
               录》卷一二《江海船舰》记载:“浙江乃通江渡海之津道,且如海商之舰,大



               ꨁ张景月、刘新风主编:《商史通鉴》,九洲图书出版社,1996年。
               ꨂ王曾瑜:《谈宋代的造船业》,载《文物》1975年第10期;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
                 三四《神舟》《客船》,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