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内文
P. 92

086  “一带一路”与皋亭山




              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
              人。”“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唯凭针盘而行……愚屡见大商贾

              人言此甚详。”“五千料”的海船载重约三百吨,这并不是宋朝最大的海船,
              宋朝最大的官营纲船如“神舟”海船,其载重已达千余吨,长百余米。这都是

              两浙和福建按照朝廷要求以及民间需要修造的“海行不畏深”的尖底海船。
              《梦粱录》里提到,船有公私,大者海舶大舰、海舰舟师,还有纲船。纲船即

              纲运船队,成批运送大宗货物的商业船队。纲运、纲队的首领就称作纲首或纲

              头。纲运是唐宋两代官民经济共同发达的现象之一。官督民运,官收商运,灵
              活运用,效益大增。在宋辽、宋金和战对峙期间,宋金、宋丽、宋日、丽金之
              间,纲队作用甚大,它们有时就是作为国家船队或邦交使团,纲首有时就是担

              任国家信使的职责。如郑麟趾等著《高丽史》记载,唐宋商人到高丽贸易(包

              括邦交使节性质的),北宋计九十六次,三千零五十八人;南宋计三十四次,
              一千八百九十七人。这仅是记入部分史籍上的不完全统计。

                  宋辽、宋金关系是两宋和战外交的两条主线,而先后夹在宋辽和宋金之间
              的高丽就一直是宋朝邦交和笼络的重点。如苏辙在其上书中写道:“高丽北接

              契丹,南限沧海,与中国壤地隔绝,利害本不相及。本朝初许入贡,祖宗知其
              无益,绝而不通。熙宁中,罗拯始募海商,诱令朝觐,其意欲以招致远夷,为
                                                       ꨁ
              太平粉饰及掎角契丹,为用兵援助而已。” 罗拯时为福建转运使,宋神宗于
              1067年正月甫一即位,便加强对高丽的笼络。熙宁元年(1068)七月,宋神宗

              召见罗拯说:“高丽古称君子之国,自祖宗之世输款甚勤,暨后阻绝久矣。
                                                 ꨂ
              今闻其国主贤王也,可遣人谕之。” 于是,罗拯秉承朝廷旨意,选派海商黄
              慎(一作黄真、黄谨)、洪万一行前往高丽,传达宋廷招接通好之意。《宋

              史·罗拯传》记:“拯使闽时,泉商黄谨往高丽,馆之礼宾省,其王云自天圣



              ꨁ苏辙:《栾城集》卷四六《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曾枣庄、马德富校点,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7年,第1003页。
              ꨂ郑麟趾:《高丽史》卷八《世家卷第八》“文宗二十二年七月辛巳”条,明万历四十一年
                (1613)抄本,朝鲜太白山史库本。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