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129
由台城到围城
莫角山夯土层
究所在恰好位于遗址中部的印刷厂拟建厂房区域内进行正式发掘,考古领队为王
明达,由杨楠实际主持,队员有赵晔、葛建良、方中华和陈晓烈。发掘前首先对
整个遗址进行了测绘和分区,并正式定名为莫角山遗址。分区的方法是以遗址近
中心为基点,将整个莫角山分为四个象限区,据此大莫角山被划分在第Ⅰ象限,
小莫角山在第Ⅱ象限,乌龟山在第Ⅲ象限,而本次发掘的主要区域及1987年发掘
的13个探方都在第Ⅳ象限。每个象限区又自里向外分若干100×100米的小区,小
[1]
区内再划分100个10×10米的探方 。
此项发掘在Ⅳ1区先后布10×10米探方20个,实际开挖T2~T5、T7~T10、
T12~T14、T18~T20共14个探方,其中T12、T14揭露南部9×5米,T13揭露北部
9×5米,T19揭露北部9×6米,T18揭露东北角5×4米。发掘中首先确认了沙土
为良渚时期遗存,同时发现沙土遍布整个发掘区。沙土下还有厚厚的夯土层,两
者密不可分。局部解剖又了解到,夯土由9~13层沙土与泥土相间构成,总厚度
约50厘米。令人惊讶的是,在每层纯净的青灰泥上都发现了夯窝,状如蜂窝,窝
径6~10厘米,深3~6厘米。经分析,这些夯窝均由圆头工具夯成。发掘区南部还
清理良渚文化灰坑8个、积石坑1个、成排的沟埂遗存一处。此间,在印刷厂外西
北、小莫角山南侧的Ⅱ1区也进行了10×10米的小规模发掘,表土下发现同样结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莫角山遗址1992-1993年的发掘》,《文物》2001年第12期。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