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131

由台城到围城

































                                                                               莫角山柱坑

              任何良渚文化遗址的超凡地位。周围布满反山、马金口、桑树地、钟家村等50多
              个规模不一、规格不等的遗址,更加突显出莫角山遗址的核心地位。这种众星拱
              月的分布格局,也体现了良渚时期复杂而有序的社会形态,集中反映了良渚文化

              核心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如果遗址上的三个土台——大莫角山、小莫角山、乌
              龟山也被确认为良渚时期的遗存,那么它们很可能就是大型基址上的主体建筑。
              这些建筑围绕巨大的礼仪广场构成一组庞大的建筑群,应该就是当时最高权力的
              象征。
                  莫角山遗址的规模和等级在良渚遗址群内是唯一的,在整个良渚文化分布区
              也找不出第二个。由此可以认定,莫角山不仅是良渚遗址群的中心遗址,也是它
              所控制的良渚古国的中心遗址。莫角山遗址从设计、营建、组织指挥、劳动力投
              入、种种礼仪活动等诸多方面所显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结构和意识形
                                                               [1]
              态,是良渚文化进入文明社会最具说服力的证据之一 。可以说没有莫角山,我
              们就无法真正把握良渚文化的社会发展程度,无法解释大型的祭坛和高等级的显
              贵墓地如此密集地分布于这一区域,也无法完整剖析良渚时期金字塔形的社会结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莫角山遗址1992-1993年的发掘》,《文物》2001年第12期。


                                                                                     121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