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钱塘江医药
P. 68
杭州全书·钱塘江丛书 钱塘江医药文化
⑦ 治则与治法的研究
中医治疗疾病有一定的治则和治法,对此,“钱塘医派”开展了深入的研
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治病应中庸不偏。“钱塘医派”依据儒家“中庸之道”,强调治病最忌偏
执。
养生有平调之法。《内经》提出养生理论“调和阴阳”,张志聪在此基础
上,依据五行的生克关系,将其具体化。他总结说:“此阴阳五行,雌雄配合,
各有平调之法焉。故善养生者,非惟苛疾不生,更可以延年不老。”
⑧ 临床的研究
“钱塘医派”早期代表人物有张卿子、卢复父子,就连张志聪也是一位十分
出色的临床医生。在他所著的《侣山堂类辩》中论述许多疾病的证治,完整记载
了医案就有六则,再加上王琦在跋中提到的一则医案。高士宗是一位十分出色的
儿科医生,而仲学辂则因诊治慈禧太后病而闻名天下。因此,“钱塘医派”的临
床经验值得发扬光大。
伤寒。伤寒作为外感热病之一,“钱塘医派”对其研究较透,此处所谓伤
寒,主要指内感伤寒。高士宗说“伤寒一名卒病。卒,暴也。阴阳不和,卒暴为
病,凡恶寒发热,头痛骨疼,呕吐烦渴,皆伤寒也”,因内伤而伤寒者,病情较
重,稍有不慎,往往有性命之虞。故治法应以温补元气为主;如不效,更当大温
补。
寒热往来。寒热往来,是阴阳之气乘于脉中,而为寒为热,非脉中之血虚,
故见阳阳脉浮。如属血虚,则筋急,阴脉弱。由于荣血生于后天水谷之精,阴阳
本于先天水火之气,阴阳之气乘于脉中,而为寒热往来,非荣血虚,故治疗以金
匮肾气丸为主,配四物以养血。
潮热。张志聪认为潮热的病机虽然与胃有关,但与夜热之不同,须审其先
发于何部何处独盛,分六经而治之。夜热本于阴虚,潮热因于病气;潮热一潮而
退,夜热至旦方凉。因症不同,治法亦异。
中风。中风历来有内、外之分,张志聪却不以此为据,从病位的深浅来分,
并有寒热、燥湿、虚实之变化。
头痛。大凡医家将头痛往往归属于三阳,以为三阳之脉,上循于头而为头
痛。张志聪认为头痛为足六经之证逆于头而作。高士宗则认为头痛之证有三:一
为太阳头痛,一为少阳头痛,一为厥阴头痛。此外,头痛虽有寒、火、风三者之
异,尤当观其微剧,察其阴阳。从而确立了阳虚头痛的证治,对后世医家临证有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