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内文
P. 144

138  “一带一路”与皋亭山




              月即入食次,所以为蚕事之兆),花蝶夜蛾迎(大白鹅花,无贵贱悉戴之,亦
              以迎春物也)。凫子描丹笔(红画鸭子相馈遗),鹅毛剪雪英(剪鹅毛为雪

              花,与夜蛾并戴)。宝糖珍粔籹(                   拍,吴中谓之宝糖           ,特为脆美),乌腻
              美饴饧(乌腻糖,即白饧,俗言能去乌腻)。拈粉团栾意(团子),熬稃腷膊

              声(炒糯谷以卜,俗名孛娄,北人号糯米花)。筳篿巫志怪,香火婢输诚(俗
              谓正月百草灵,故帚苇针箕之属皆卜焉。多婢子之辈为之)。帚卜拖裙验(弊

              帚系裙以卜,名扫帚姑),箕诗落笔惊(即古紫姑,今谓之大仙,俗名筲箕

              姑)。微如针属尾(以针姑卜,伺其尾相属为兆,名针姑),贱及苇分茎(苇
              茎分合为卜,名苇姑)。”诗中记载“春茧自腊月即入食次”,可知这“春
              茧”定是食物。查南宋《梦粱录》卷一六《荤素从食店(诸色点心事件附)》

              记:“市食点心……米薄皮春茧……子母春茧……活糖沙馅诸色春茧。”而该

              书中还记包子酒店中专卖“薄皮春茧包子”等,又可知“春茧”是南宋杭人热
              衷的食物,还有多种品色,似用米粉做成。

                  由此追溯,唐代元宵节流行的“面茧”食品,则无疑就是“春茧”的同类
              了。唐末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探官”条记:“都中每至正月十五

              日造面茧,以官位帖子,卜官位高下。或赌筵宴,以为戏笑。”面茧内包入写
              有官职的帖子,看谁能吃到,以测官场运气。可见面茧应该是用麦粉做成的状

              若蚕茧的食品。可资参考的是北宋吕原明(名希哲)《岁时杂记》:“人日,
              京都贵家造面茧,以肉或素馅,其实厚皮馒头馂馅也,名曰探官茧。又立春日

              作此,名探春茧。馅中置纸签,或削木书官品,人自探取(贵人或使从者),
              以卜异时官品高下。街市前期卖探官纸,言多鄙俚,或选取古今名人警策句,

              可以占前程者,然亦但举其吉祥之词耳。灯夕亦然。欧阳公诗云:‘来时擘茧
                           ꨁ
              正探官。’” 从所记看,面茧似与今包子类同。
                  与唐面茧、宋春茧类似的是南方流行于上元节的“蚕卜”习俗:用米粉做

              成蚕茧样的一颗颗小食品,其中有几颗是内藏“愿句”之类吉语以占卜,谁吃

              ꨁ转引自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九《人日·造面茧》,《丛书集成初编》本,第89页。“来时
                擘茧正探官”句非欧阳修作,而是梅尧臣作。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