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内文
P. 29
皋亭山与中外文化交流 023
风俗,也可供研究中日关系史,尤其是宋代中日关系史。 ꨁ
笔者仔细研读《参天台五台山记》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后,特别需要指出
两点:一是成寻在北上巡访开封、五台山之后,南返天台山,曾经到访临平广
严寺,此见《参天台五台山记》卷八“(熙宁六年五月)廿日壬戌”条:“天
晴。卯一点,出船。辰时,过十八里,至临平,卖买。次至广严寺,逗留。即
曳船,上帆,入杭州了。”显然,成寻一是经江南运河、上塘河返回杭州时,
随商船到临平做买卖,并夜宿广严寺,次日经皋亭山麓的上塘河入杭州城内。
二是北宋杭州虽不是宋日贸易交流的出入港口,却是日本输宋商品的主要销售
市场,有学者考证认为,成寻搭乘宋商船只临时变更航向,改在杭州登陆的主
要原因就是商业利益所致,因为从日本贩运硫磺的最终销售市场在苏杭一带,
选择在杭州登陆抽解纳税显然优于在明州港上岸,这也就决定了搭乘顺风船入
ꨂ
宋的成寻不得不在杭州登岸 。三是成寻在杭州逗留期间,亲身见闻了城内外
运河交通系统、官府商税制度、官方度牒(即官方认可的僧尼合法身份证)、
外国商人和佛教寺院等社会风情,真实地记录了北宋杭州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
盛况,这也从侧面佐证了丁桥皋亭山据守南北交通大动脉——上塘河出入杭州
之要津的特殊意义。
相比宋代的中日关系,宋与高丽之间的关系更具官方色彩。宋丽间长期保
持着贡赐形式的官方贸易和文化交流。宋朝输出到高丽的物品,主要有瓷器、
茶叶、丝织品、书籍、文具等,以瓷器和茶叶为大宗;从高丽输入的货物则以
人参、药材为多。宋丽文化交流,最主要的一项是书籍输出,如宋太祖赐赠高
丽使者“开宝藏”。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政府多次赠书给高丽的儒家经典和史
学名著《史记》《汉书》《三国志》等,这些书大多是在杭州刻印的。高丽甚
至还专门出钱请宋朝商人徐戬在杭州雕印夹注《华严经》。
当然,宋丽民间交往一直频繁。日僧成寻即在杭州等地亲眼见到高丽商人
ꨁ〔日〕成寻:《新校参天台五台山记·前言》,王丽萍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ꨂ刘文祥、吴启琳:《成寻渡海登陆杭州原因考——以〈参天台五台山记〉为中心》,载《国家
航海》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