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内文
P. 30

024  “一带一路”与皋亭山




              和高僧的活动。宋丽文化交流中的一件大事,就是身为高丽国王子的僧统义天
              来杭州求法。1085年,义天远涉重洋来杭州求法,随师父净源入住慧因寺,并

              捐经、捐资,使该寺名声大振而被誉为“华严第一道场”,俗称高丽寺。义天
              回国时,还带回他到处搜集的佛典章疏1000余卷,后来以此为基础编成《新编

              诸宗教藏总录》,成为朝鲜天台宗的开山祖师。在中外佛教交流史上,高丽僧
              统义天是一位不得不提到的重要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学界关于义天登陆中国的路线有争议。东线说,即按朝鲜

              的史料,义天与弟子是在山东密州板桥镇登陆的;南线说,即依据中国史料,
              义天在四明(今宁波)登陆的。后来不少中国学者考证认为义天登陆以“东
                         ꨁ
              线”说为准 。如此看来,义天登陆中国前来杭州的路线极有可能是在山东入
              大运河,又循江南运河,经皋亭山麓的上塘河进入杭州城内的。

                  2.丁桥皋亭山与中西交流
                  据《诸蕃志》《岭外代答》《岛夷志略》等文献可知,宋代的对外贸易最

              远处已抵达印度洋、波斯湾以及红海周边地区。南宋时期,来自交趾、占城、
              真腊、三佛齐、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或兼称二岛)、师

              子国(今斯里兰卡)、大食等东南亚、南亚和阿拉伯等地的商人和使者,常常
              来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多数朝贡活动在临安举行,宋代杭州成为对外

              交流的中心。元代,杭州借助昔日帝都的余晖与江南最大行省首府的地位,吸
              引了西域各国的商人、传教士、使臣、旅行家纷纷东来。宋元时期杭州在中西

              文化交流中的表现和突出地位,涉及丁桥皋亭山的史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
              方面:

                  其一,宋元时期中西贸易的主渠道是海路,输出的大宗商品是丝、瓷、

              茶,尤以青瓷广受欢迎。虽然这些商品的直接出口地是明州、温州、广州等沿
              海港口,但是宋元时期的杭州从首都到省府之地,始终作为全国性丝、瓷、茶

              等大宗商品的出产地和集散地,途经丁桥皋亭山麓的上塘河终其宋元两朝始终

              ꨁ黄夏年、朴永焕:《高丽义天来华在何处登陆》,见《韩国研究》第八辑,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7年。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