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内文
P. 41
从皋亭山撒沙夫人(半山娘娘)传说的扩播看运河文化带的文化史意义 035
从皋亭山撒沙夫人(半山娘娘)传说的扩播
看运河文化带的文化史意义
杭州师范大学/顾希佳
皋亭山位于杭州东北部,自西向东有多个山峰,依次称之为半山、皋亭
山、黄鹤山、佛日山等。不过在老百姓的记忆里,叫得最顺口的还是半山。甚
至不少人都以为,半山就是皋亭山。半山这个名字好记,朗朗上口。还有一个
原因,是因为在人们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里,有一则《半山娘娘》,是很动人
的。山上还有一座半山娘娘庙,香火也是蛮盛的。历史上,这一带农民大多种
桑养蚕,有的人家还会缫丝织绸。以半山娘娘庙为中心,这里每年大致有三次
庙会:一是二月初八的蚕秧会;二是清明节的蚕花会;三是五月初一的娘娘诞
辰庙会。届时,四乡八里的蚕农到半山娘娘庙进香,热闹非凡,人们临走还要
抱只泥塑的蚕猫回家,这样的场面无疑是十分动人的。
就在皋亭山一带,还有一条上塘河也至关重要。上塘河是杭州最古老的
运河,早在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这条运河塘就已经开凿了,当时称为“越水
道”。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又对这条水道拓宽疏浚。唐代称为夹塘河,宋代则
称为上塘河,此后这个名字一直沿袭至今。当年上塘河的交通运输一直十分繁
忙。直到元末张士诚开凿新运河,改道从塘栖经江涨桥入城,上塘河才成了江
南运河的支流。
凭借运河水道的交通,这样一个《半山娘娘》传说居然也就扩播到了江南
运河水系,乃至浙东运河水系的许多地方,出现了许多异文。在文化史的范畴
里,这样一种民间文学向四处扩播并出现各种变异的现象被称为“传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