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内文
P. 64
058 “一带一路”与皋亭山
口号》曰:“颇忆皋亭万树桃,好从深处结团瓢。他年渔父重迷棹,记取溪南
ꨁ
第一桥。” 明张遂辰《看花皋亭村落》曰:“皋亭山下绿溪斜,才上香船又
酒家。二月韶光谁不惜,雨中村巷看桃花。” ꨂ
康熙《仁和县志》卷三《山川》载:“皋亭山……山前后桃花最盛,延播
十里间。”同书卷五《风俗》载:“自此以往,省城士女争先出郊,谓之探
春。水面画舫轻舟,栉比如鱼鳞,日衔半规,始渐散去,绛纱笼烛,车马争门
而入,日以为常。比来皋亭山刘坟村,每当春月桃花盛放,上下数十余里,一
ꨃ
望如云锦,游人多问津焉。” 清人范祖述和胡涛的记载,反映了这一热闹的
皋亭探春情景。范祖述《杭俗遗风·时序类》载:“半山在艮山门外,水旱路
皆十五里,至其地转湾,则两岸数里均栽桃花,又名皋亭山……”“城中士女
观桃者,由城中坐船,出水门,自断河头至水门,约数里之遥,下段河面开
ꨄ
阔,有桥名万安、菜市、宝善、坝子等名……” 胡涛《皋亭桃花歌》中有句
云:“皋亭去郭十五里,山色依微白云里。山下千树桃李花,岁岁春光丽如
ꨅ
绮。城中士女爱出游,纷纷逐队如云流。”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二月,
清代三朝元老、两任浙江巡抚、著名学者阮元从海塘坐船经上塘河回杭州,路
过半山看桃花,在《癸亥闰二月海塘回舟过半山看桃花作歌》诗中吟道:“皋
亭万树桃花红,李花三千争暖风。梨花淡白不相竞,菜花满地黄蓬蓬。如此
ꨆ
花光真烂漫,百二春天方过半。” 半山桃花使阮元流连忘返,每逢春季在杭
时,数次与同人游皋亭山看桃探梅唱和。阮元的胞弟阮亨则收录其兄及其他同
ꨁ陈棠、姚景瀛:《临平记再续》卷二,见《杭州运河文献集成》第5册,杭州出版社,2009年,
第306页。
ꨂ〔明〕张遂辰:《看花皋亭村落》,见朱宝华:《皋亭山游览诗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5年,第49页。
ꨃ〔清〕赵世安:康熙《仁和县志》,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
ꨄ〔清〕范祖述原著,洪如嵩补辑:《杭俗遗风》,顾希佳标点,见《西湖文献集成》第19册
《西湖风俗》,杭州出版社,2004年,第28页。
ꨅ陈棠、姚景瀛:《临平记再续》卷四,见《杭州运河文献集成》第5册,杭州出版社,2009年,
第477页。
ꨆ〔清〕阮元等:《皋亭倡和集》,见《杭州运河文献集成》第3册,杭州出版社,2009年,第
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