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内文
P. 63
文化交流视野下的皋亭山饮食文化研究 057
以坚之》诗中所提及的皋亭山水物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立体的皋亭饮食生活
场景图:
君如买宅皋亭住,须种梅花三百树。树里茅堂树外桥,杖策寒香
袭衣屦。春残叶大转阴浓,雨过苔黏更盘互。邻叟来传补竹方,幽禽
唤与寻山路。烟钟际暝答村春,渔火沿流破溪雾。眼前好景画难真,
身外良图计非误。瓜皮艇小载琴来,相访柴门月初吐。
汲泉日日招僧雏,煎茶扫叶秋可娱。西林僛僛响凉雨,夹岸瑟瑟
摇青芦。长歌棹入藕花去,廿里即是临平湖。湖外家家粳稻足,况有
鱼蚬兼茭菰。长年饱饭一无事,不愧识字耕田夫。桃源已迷盘谷迥,
投老舍此安归乎。看君决计入寥廓,黄鹤 云间呼。 ꨁ
诗中所提粳稻、鱼蚬、茭菰、藕等,皆是皋亭山地区本地种植的食材原
料。在20世纪50年代末,杭州半山水田畈遗址就有出土了石犁、石锛、石刀等
食物生产工具,还出土了大量稻谷种子、桃核等遗存。这些食物生产工具和食
材原料的发现,表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杭州先民从事着渔业和农业混合的生
产生活。皋亭山地区具有江浙“鱼米之乡”的典型特征,与上文“皋亭老民”
所录互相印证。皋亭山在历史上知名的食物原料或土特产以果品为主,其中尤
ꨂ
以桃和杨梅最为出名。皋亭山“环山居人多艺桃” 。据说,宋高宗也曾留下
皋亭山下赏桃的诗句:“皋亭山下旧桃源,刘阮忘归我也然。循辇有香春草
ꨃ
细,翩翩清兴若登仙。” 明朝时期,杭人也有“西湖探梅,半山观桃,藕香
ꨄ
看荷,湖山赏桂,茶坊菊景”等四时赏花之俗。 南明名士钱光绣《皋亭山中
ꨁ〔清〕杭世骏:《杭世骏集》第5册,蔡锦芳、唐宸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282
页。
ꨂ徐映璞:《杭州山水寺院名胜志》卷二,见《西湖文献集成》第10册《民国史志西湖文献专
辑》,杭州出版社,2004年,第327页。
ꨃ朱宝华:《杭州皋亭山民俗文化研究》,见史及伟主编:《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论文
集(2004)》,杭州出版社,2005年,第290页。
ꨄ王国平主编:《运河名城——杭州》,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第3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