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内文
P. 67
文化交流视野下的皋亭山饮食文化研究 061
现在不少人据此认为“杭州龙井名茶的最早种子选于半山”。清人羊宗祜《题
王香雪乃斌雨中望皋亭寄怀涛》一诗,也讴歌了皋亭茶之“香温”:“鹅黄鸭
ꨁ
绿细裁诗,君是前身杜牧之。忆得浅红衫子薄,香温茶熟晓寒时。” 时至今
日,皋亭山茶祖峒的茶民还会在清明时节举行祭茶祖仪式,皋亭山本地人也会
以请吃擂茶为待客之礼。而喝擂茶在南宋时期的杭城非常流行,《都城纪胜》
《梦粱录》等史书都有南宋杭州“冬天兼卖擂茶”“冬月添卖七宝擂茶”的记
载。这也可以看成是杭州城市中心地区的饮茶风俗在城东郊区的传播影响。
三、饮食节俗的传承与延续
二月初八的“桑秧会”、三月清明的“轧蚕花”、五月初一的半山娘娘庙
会是皋亭山地区涉及农事信仰的民间传统节俗。前文已经引过康熙《仁和县
志》所载“皋亭山……山前后桃花最盛,延播十里间。春二三月,游人载酒肴
往来河中宴饮。远近妇女祈蚕报赛入半山祀倪夫人。清明时,络绎不绝”的史
料,足见皋亭山祈蚕民俗兴盛。清明时节,皋亭山会举行为期三天的“轧蚕
花”。杭嘉湖四乡八集的蚕农从上塘河坐船停在半山桥,依次上山入半山娘
ꨂ
娘庙,在娘娘殿内烧香,祈求蚕桑丰收。 《杭俗遗风·时序类》案语:“观
桃不必专在半山,要以半山桃花最多。三月间,山中娘娘诞辰,游人藉此观
ꨃ
桃。” 杭人借清明上皋亭山之机,还留下了独特的修禊习俗。修禊指的就是
古人春秋两季常在水滨举行临水洗濯以消除不祥的祭祀仪式。如《晋书·礼志
ꨄ
下》载:“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 清人
丁澎《皋亭显宁寺志序》载:“太平全盛时,沿山十余里,多种桃树。每年春
ꨁ羊宗祜(生卒年不详),字岘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羊诗见朱宝华:《皋亭山游览诗文
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第205页。
ꨂ朱宝华:《杭州皋亭山自然与历史文化研究》,见史及伟主编:《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
题论文集(2002—2003)》,杭州出版社,2004年,第230页。
ꨃ〔清〕范祖述原著,洪如嵩补辑:《杭俗遗风》,见《西湖文献集成》第19册《西湖风俗》,
杭州出版社,2004年,第28页。
ꨄ〔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一《礼志下》,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