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内文
P. 62

056  “一带一路”与皋亭山




              比勘对照,还是可以基本呈现当时南宋宫廷赐宴北国使臣的基本面貌。如庞元
              英《文昌杂录》卷三载:“十八日,集英殿大宴,酒九行。初,有司预于殿庭

              设山楼排场,为群仙队仗、六蕃进贡、九龙五凤之状。设鸡唱楼于其侧。殿上
              陈绣帟,垂香球,设银香兽于槛内,布以文茵。设御茶酒器于殿东北楹间。群

              官骨头、索粉、白肉糊饼、群仙炙、天花饼、太平毕罗、干饭、缕肉羹、糖油
              饼;再坐,假圆鱼、蜜浮斯柰花、肉鲊、排炊羊、炙金肠、                                  子、馒头、肚

              羹、水饭下饭。教坊已下,凡支赐绢二千四百余匹,彩百尺,钱七百七十余
                                                         ꨁ
              贯,锦一端,银碗三十五口。春秋常例也。” 又如陆游《老学庵笔记》所载
              宋孝宗时(1163—1189)在集英殿的宴事如下:“集英殿宴金国人使,九盏:
              第一肉咸豉;第二爆肉、双下角子;第三莲花肉油饼、骨头;第四白肉胡饼;

              第五群仙炙、太平毕罗;第六假圆鱼;第七柰花、索粉;第八假沙鱼;第九水
                                                                             ꨂ
              饭、咸豉、旋鲊、瓜姜。看食:枣                    子、膸饼、白胡饼、            饼。” 由于来宾
              中有北方使臣,南宋的外事赐宴中提供了许多北方民族喜欢进食的菜肴,如群

              仙炙就是以牛、羊等牲畜肉烤制的烤串,天花饼就是烧麦,太平毕罗就是手抓
              饭,排炊羊就是烤肥羊肋排,等等。这些都是深受北方民族喜欢的日常食品,

              而南方汉人的饮食特征基本上是“饭稻羹鱼”,与此大不相同。换言之,类似
              班荆馆里举行的外事接待宴会,具有典型的南北民族饮食文化融合的现象。上

              述宋时大宴仪礼,南宋承袭北宋旧例,《宋史·乐志》《宋史·礼志》《宋会
              要辑稿·礼志》《东京梦华录》多有类似记载。                       ꨃ



                  二、土特产及当地食俗的传承与延续




                  清朝的“秦亭老民”杭世骏《胡三(应瑞)爱皋亭山水,有结庐之愿,诗


              ꨁ〔宋〕庞元英:《文昌杂录》,见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
                26页。糊饼,《东京梦华录》《老学庵笔记》作“胡饼”;假圆鱼,《东京梦华录》《梦粱
                录》作“假鼋鱼”;蜜浮斯柰花,《东京梦华录》《梦粱录》作“蜜浮酥捺花”。
              ꨂ〔宋〕陆游:《老学庵笔记》,青岛出版社,2002年,第5页。
              ꨃ张春义:《〈宋史·乐志〉大宴仪系年考辨》,载《史学集刊》2002年第2期,第88—94页。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