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钱塘江医药
P. 57
第三章 明清时期钱塘江医药
《侣山堂类辩》专立“十干化五行”章节进行探讨。
其四,气化本质、源于阴阳。气化来源于阴阳。张志聪在《侣山堂类辩·辩
气》中说:“阴阳离合之道,合则为一,离则有三。”所谓“合”者即先天之一
气,上通于肺,合宗气而司呼吸,并需要后天水谷之精气的资益。所谓“分”
者,即“三阴三阳”之气。明确指出“气”因源于阴阳而各有其功能特点。在
“气化”过程中,阳是化气过程,即把机体中的形质化为无形之气,供给功能活
动的需要;阴是成形的过程,即把外界物质合成自己的形质。化气需要阳气,成
形生成阴精。可以说明阴精是生命的基础,阳气是生命的主导。这充分说明气化
本质,源于阴阳。
其五,气化运用、临床辨分。“钱塘医派”倡导“气化学说”,也同样需落
脚在临床运用上。
其六,科学分析、正确评价。
应该看到,中医学是人类在与自然界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一门医学科
学。“钱塘医派”所倡导的“气化学说”,强调天地阴阳四时变化的规律与人体
有密切关系。从现代科学角度来分析,无疑是十分正确的。随着新的科学技术不
断在中医学理论研究中的运用,对“钱塘医派”所倡导的“气化学说”认识也有
一个新的突破。
(4)主要学术成就
① 研究《内经》的成就
《内经》自问世以来,先贤据经注经,典范垂鉴后代。其后群贤辈出,踵事
增华。然而清朝“钱塘医派”首倡集体注经,发皇前贤,阐扬独见,著成《黄帝
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后简称《集注》)及《素问直解》、
《灵枢直解》(后简称《直解》),犹如空谷足音,旷野震雷,确然崛起《内
经》注释的又一高峰。“钱塘医派”注释《内经》由张志聪领衔,高世栻步后。
张氏之作曰《集注》,高氏继以《直解》。应该说,这两种注释《内经》的专著
各具特色,其编排方式虽同,但所注内容则有区别。
张志聪注释《内经》的特色与贡献:
体例合理、层次分明。张志聪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从他注释《内经》的
编排体例中可见一斑。不管是《素问集注》,抑或是《灵枢集注》,其卷数编次
都一仍《黄帝内经》王冰注本之旧。然后按篇分段,条分缕析。篇首提示、篇末
小结。张志聪的《集注》非常注重每章头尾的提示和小结,这对全篇内容起到提
纲挈领、执简驭繁的作用。然而与前人不同的是他所采用的体例,我们把它称为
45